【混凝土科技獎】青島區域近海環境混凝土成套配置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
2021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混凝土科學技術獎?技術革新類
項目展示


2021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科學技術獎工作于2021年5月啟動,至12月圓滿完成。報名期間共收到有效申報項目44項。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的初評及終評,共計33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14項,其中“科技進步類”16項、“技術發明類”1項、“技術革新類”16項。




主要完成單位:中建西部建設新疆有限公司、青島理工大學
主要完成人:張平、高嵩、孟書靈、李紹純、艾洪祥、陳旭、韓世界
在近海區域的水質或土質中存在對混凝土材料有危害影響的離子,包括對混凝土耐久性影響嚴重的硫酸根離子,對混凝土內部鋼筋影響嚴重的氯離子等。目前研究人員較多關注侵蝕因素對混凝土構件侵蝕機理的研究,但對于如何系統地提高混凝土材料自身的耐腐蝕性能的研究較為缺乏,如何平衡摻合料的加入比例對混凝土耐久性和力學性能以及工作性能的影響有待進一步驗證。
本項目針對青島近海區域環境,創新性的提出以抗有害離子滲透和抗凍性能作為配合比主要設計指標,以密實填充理論衡量混凝土在海水有害離子遷移到混凝土內部的能力,結合水膠比、漿體比例、砂率調控的近海區域高性能混凝土專用配合比設計方法——“最小用水量法結合限定膠凝體系稠度”的最緊密多元膠凝體系設計方法;研究基于硫酸鹽侵蝕作用下的混凝土微結構破壞損傷機理,建立組分-性能云關系圖,開發抗硫酸鹽侵蝕劑——多元復合陽極型無機防腐劑;利用XRD無標定量方法和SEM圖像分析技術,建立量化防腐劑對水泥基材料受SO42-侵蝕后界面產物的影響模型——復合粉體-水泥體系的顆粒最緊密堆積模型。
項目已申請發明專利6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8項,發表學術論文7篇,其中SCI收錄1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該成果已在青島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8號線項目成功應用,有效保證了項目的順利施工,產生了良好的技術經濟效益。
主要創新點
1. 提出了“最小用水量法結合限定膠凝體系稠度”的最緊密多元膠凝體系與近海區域高性能混凝土專用配合比設計方法,以抗有害離子滲透和抗凍性能作為配合比主要設計指標,以密實填充理論衡量混凝土在海水有害離子遷移到混凝土內部的能力,通過正交試驗,調整水膠比、漿體比例、砂率,驗證出適用于不同工程部位的海工混凝土配合比,使其同時具備良好工作性能、力學性能及耐久性能,高效的達到制備青島近海區域海工混凝土的目的。




▲混凝土全浸區和浪濺區暴露試驗場地
2. 基于硫酸鹽侵蝕作用下的混凝土微結構破壞損傷機理,利用物理與化學活化的超細礦渣粉、攪拌站廢渣以及其他硫鋁酸鹽水泥熟料、石膏等輔料,研究開發多元復合陽極型無機防腐劑。建立組分-性能云關系圖,利用云分析技術研究二元和多元復合防腐劑組分與其性能的關系,及其對水泥水化和水泥基材料抗硫酸鹽侵蝕性能的改善作用;基于最緊密堆積原理,利用粉體與水泥熟料顆粒存在的粒徑差異,建立復合粉體-水泥體系的顆粒最緊密堆積模型,利用XRD無標定量方法和SEM圖像分析技術,量化防腐劑對水泥基材料受SO42-侵蝕后的界面產物的影響。




▲膠凝體系組成及耐蝕性能的三元云分析圖
應用效果
該項目相關產品在中建西部建設新疆有限公司承接的在青島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8號線部分工程中得到了應用,在實際生產施工中,項目成果有效保證了地鐵項目的順利施工,混凝土核心耐久性指標滿足相關標準要求及設計要求,混凝土施工性能、抗氯離子滲透性等相關性能均體現了該混凝土性能的優異性。已累計生產各類海工混凝土6.9萬余m3、創造產值為4100萬余元、新增利潤288.5萬元、新增稅收合計209萬元。
研究青島區域近海環境混凝土的制備以及性能提升,將會給青島地區構筑物帶來更大的安全保障,將為地下空間的利用增大可行性,也將減少將來可能出現的維護保養費用,更為建筑物的安全性增加了一份保障。通過本成果的研究,最大程度降低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礦物摻合料用量,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的同時,能夠提高混凝土抗有害離子侵蝕效果,在地鐵隧道工程中用高性能混凝土選材以及混凝土結構耐久性保障和提升方面總結和吸收現有經驗,將材料、結構和施工密切結合,形成一體。既可以為在建工程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也將為即將開建的地鐵隧道工程做技術儲備,生產更多元化的產品,提高承接各類有特殊混凝土要求的工程的能力。

▲青島1號線車輛段高強超大體積混凝土

▲青島地鐵1號線道床混凝土澆筑

▲青島地鐵4號線西登瀛站混凝土澆筑施工

▲青島地鐵8號線預制U型梁外觀
中建西部建設新疆有限公司系央企中國建筑(2021年“世界500強”第13位)旗下二級專業公司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股市簡稱“西部建設”、股票代碼“002302”)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金14.65億元。是我國西北第一、新疆最大的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供應服務能力穩居西北地區混凝土行業首位,同時也是中國預拌混凝土協會常務理事單位。擁有10家二級單位,40座在產預拌廠、81條專業自動化混凝土生產線,年度設計產能2290萬方。
以混凝土生產為核心,輻射水泥、干混砂漿、物流運輸、檢測等業務,基本建立了“技術研發-資源-加工-銷售-服務”的產業鏈條。公司始終堅持走科技創新強企之路,在混凝土主業綠色低碳發展領域,基礎設施領域,水泥、砂漿、骨料領域,固廢環保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擁有全行業首家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家自治區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家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2家高新技術企業。參建了數百項疆內外重點工程,涵蓋城市軌道交通、市政道路、高鐵、橋梁、機場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以及眾多人居工程和高端商業綜合體,為推動“西部大開發”、建設“美麗中國”積極貢獻力量。
青島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土木建筑、機械制造、環境能源學科特色鮮明,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首批地方高校“111計劃”建設單位、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首批高水平大學“強特色”建設高校。土木工程獲批省高峰學科、機械工程獲批省優勢特色學科。學校擁有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等5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平臺,擁有29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和4個協同創新中心。是山東省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青島市建筑材料行業技術中心的依托單位,其中混凝土實驗室是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重點實驗室。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科技進步類】一等獎:混凝土用系列新型礦物摻合料開發及工程應用技術2022-04-08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樓蓋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22-04-12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建筑構件機組移動數字化生產線開發及應用2022-04-14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噴射混凝土用高性能無堿液體速凝劑開發及應用2022-04-15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中小跨徑預應力無腹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橋在舊橋改造中的應用研究2022-04-24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低碳理念下綠色混凝土預拌生產關鍵技術與應用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