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yè)杰出工程師 雷新忠
現任北京雷諾輕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雷新忠
2016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yè)杰出工程師頒獎詞
早在80年初期,雷新忠同志就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發(fā)明了GRC生產機械化噴射成型裝備。30多年來,他堅韌不拔,鍥而不舍,對GRC材料與結構的抗裂性和安全性進行深入的研究,找到了GRC 抗彎強度隨板厚或形狀改變而改變的機制,從而解決了國際GRC規(guī)范歐標和美標關于GRC 抗彎強度隨板厚和形狀變化而改變的強度計算相互矛盾的重要問題,為GRC 材料的合理使用和控制GRC墻板的結構變形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他不善言辭,永遠是做的比說得好,在一系列國家重要建筑和地標性GRC工程中形成了行業(yè)公認的技術質量品牌,獲得多項全國裝飾混凝土設計大賽金獎和銀獎。更難為可貴的是,他將自己三十多年從事GRC 研究和實踐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融入到中國《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建筑應用技術規(guī)程》中,與全行業(yè)分享,改變了我國GRC行業(yè)整體質量差、驗收無標準的現狀。
中國GRC的拉纖者
2016年歲末,雷新忠被授予“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yè)年度杰出工程師獎”。首次獲獎的有三位出類拔萃者,他們被譽為行業(yè)“三杰”。
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十數門大型產業(yè)門類中,GRC是規(guī)模居微者。雷新忠能成為行業(yè)工程技術的“三杰”之一,充分表明了正是雷新忠與他的同行者的艱苦努力,才使得GRC產業(yè)及其裝飾工程獲得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大會對雷新忠的頒獎詞寫道:雷新忠,現任北京雷諾輕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雷新忠就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發(fā)明了GRC生產機械化噴射成型裝備。30多年來,他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對GRC材料與結構抗裂性和安全性進行深入的研究,找到了GRC抗彎強度隨板厚或形狀改變而改變的機制,從而解決了國際GRC規(guī)范歐標和美標中關于GRC抗彎強度隨板厚和形狀變化而改變的強度計算矛盾的重要問題,為GRC材料的合理使用和控制GRC墻板的結構變形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他不善言辭,永遠是做得比說得好,在一系列國家重要建筑和地標性GRC工程中形成了行業(yè)公認的技術質量品牌,獲得多項全國裝飾混凝土設計大賽金獎和銀獎。
大巧若拙的GRC
沒有其他水泥混凝土制品的堅硬與冰冷,看上去如紡織品般地柔軟與溫和,尤其是在燈光的照射下,能觀賞到仙境般的波紋色彩。這就是你走近大型GRC裝飾工程前的震撼感受。
最典型的例子是哈爾濱大劇院室內裝飾工程,這是黑龍江的地標性建筑。大劇院里的大、小劇場室都是立面裝飾工程,其中,小劇場三面墻體由波浪形GRC板組成,在燈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如夢如幻。大劇場觀眾廳立面設計全部采用靈活多變、流暢自然的雙曲面造型,尤其是大膽地嘗試了大曲率過渡的空間曲面形式,使墻面上自然形成了許多天然形狀的孔洞,將GRC材料的可塑性發(fā)揮到了極致。觀賞者無不贊嘆這種巧奪天工的裝飾效果。
GRC是英文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的縮寫,中文名稱是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是一種以耐堿玻璃纖維為增強材料、水泥砂漿為基體的,通過噴射、立模澆注、擠出、流漿等生產工藝而制成的輕質、高強高韌、多功能的新型無機復合材料。
GRC是沉寂的,可是雷新忠能賦予她生命與活力。他用大半生的殫精竭慮使自己從理論與實踐兩個維度上都站在了GRC行業(yè)的前列,并有效地推動中國的GRC產業(yè)有了長足的進步。
20多年來的精耕細作,雷諾品牌已逐漸被市場認知。到目前為止,雷諾的GRC產品已被用于京西賓館、邯鄲文化藝術中心、安徽桐城文化博物館、首都師范大學、新華聯集團順義李遂溫泉酒店、新華聯集團武清項目、中建集團阿爾及利亞總部大樓項目、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項目、華能集團研究生院項目及哈爾濱大劇院等眾多的建筑室內外幕墻及吊頂裝飾工程,成為當地令人過目不忘的地標性景觀。
咬定青山不放松
雷新忠是我國較早進入GRC產業(yè)領域的人。1982年,雷新忠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北京北新建材集團股份公司。當時,GRC是國家攻關項目,一進廠就接觸到這個項目的雷新忠,就在這一時刻起走進了在中國剛剛打開大門的GRC世界。從此,30多年如一日,他再也沒有回過頭。
這些年來,他參與了玻璃纖維增強水泥即GRC外墻板等“六五”期間國家重點攻關項目,主要負責GRC項目的成型工藝研究,生產線工藝設計等技術工作。他負責過GRC外墻板與薄壁混凝土巖棉復合外墻板等國家“六五”攻關項目的全面組織與管理,并作為主要發(fā)明人參與了三維GRC噴射車的設計。上述兩個項目于1985年年底通過國家級鑒定,并獲得“六五”期間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國家技術進步三等獎,三維GRC噴射車獲國家發(fā)明專利。他還負責GRC外墻板及配套裝飾材料在建筑上的應用這一國家“七五”期間的重點攻關項目的技術管理工作,并具體負責完成了輕質GRC板的研制工作,該項目于1990年5月通過國家驗收。
1993年,他組建了北京雷諾技術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主要從事GRC墻板成套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初識雷新忠,你會發(fā)現他更像一位學者,而不像一位老板。逐漸了解后就知道,這是深厚的學術造詣賦予他的氣質,進而與他交談,你會感到,他說得最多的是科研、是創(chuàng)新、是如何使自己的產品與眾不同。
雷新忠具有強烈的技術創(chuàng)新意識,由于對GRC專業(yè)和機械專業(yè)具有雄厚的技術基礎,他善于解決工藝研究和設計過程中的各種難題,具有較好的技術協(xié)調能力,能帶領團隊完成本專業(yè)成套工藝技術設備的研制開發(fā)。天道酬勤。如今,他手持著自己的研究成果—“GRC受彎塑性特性理論研究”,信心滿滿地展望著世界GRC材料應用技術基礎理論研究的前景。
躬身甘做拉纖者
2017年4月底,記者見到了一本《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建筑應用技術規(guī)程》,這是我國GRC行業(yè)的第一部技術規(guī)范。這部規(guī)范目前已經通過專家評審,正待國家主管部門的批準。這部規(guī)范的核心章節(jié),如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的基本規(guī)定等五個章節(jié)內容的起草撰寫全部出自雷新忠之手。與歐美規(guī)范相比,這部規(guī)范的先進性體現在系統(tǒng)性與專業(yè)性兩個維度。在系統(tǒng)性方面,它解決了GRC板在復雜應力狀態(tài)的強度計算,也解決了GRC復雜截面對強度影響的計算。在專業(yè)性方面,對GRC從結構強度到錨固強度所經歷的可行結構強度計算方法都作了充分的表述。
專家評價這部規(guī)范繼承和借鑒了歐美標準的先進理念,同時,不僅彌補了它們各自的缺陷與不足,而且結合中國GRC產業(yè)的具體實際情況,在部分環(huán)節(jié)實現了創(chuàng)新突破,將會更全面地促進GRC的應用。
雷新忠起草這些章節(jié)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但是他探討與思考中國GRC行業(yè)的建筑應用技術規(guī)范卻用了8年。GRC產業(yè)進入中國已有30多年,但是一直沒有一本自己的技術規(guī)范,除了企業(yè)自己制定的產品標準外,就是參考GRC產業(yè)的美國標準和歐洲標準。雷新忠看到由于沒有技術規(guī)范,國內的部分GRC產品難免留下質量隱患,同時雷新忠也看到了美國標準和歐洲標準的不完善之處。從血氣方剛的青春年華到霜染兩鬢的企業(yè)老總,雷新忠就在堅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關注和參與GRC的發(fā)展與進步。通過對GRC材料塑性特性的理論研究,他發(fā)現GRC的彎拉強度不僅與軸拉強度成正比,還與塑性深度系數成單調上升的函數關系。且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塑性深度系數還與GRC材料的厚度成反比。這個發(fā)現使雷新忠從理論上證明了“GRC材料彎拉強度隨材料板厚增加而減小”這一GRC材料的本質特性。
雷新忠堅持對GRC材料應用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走在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上。《玻璃纖維增強水泥(GRC)建筑應用技術規(guī)程》中那些章節(jié)最重要的理論支撐都來源于他的關于“GRC受彎塑性特性的理論研究”成果,還有他對GRC關鍵技術理論成因的經年積累與深度思考。
為了緊隨世界GRC發(fā)展的先進趨勢,2016年,雷新忠研制并成功開發(fā)了“超高性能GRC”(縮寫為UHP-GRC)。這種產品體現了對傳統(tǒng)GRC革命性的升級與技術進步,它融合了超高性能混凝土與GRC兩種產品的制作技術,大幅度地提升了產品的抗壓強度和密度,也大幅度地降低了產品的吸水率。與國內其他UHP-GRC制造商的同類產品相比,雷新忠的UHP-GRC在裝飾功能上更具有優(yōu)勢。
更令人驚喜地是,2017年,超高性能GRC平板的技術難點已被雷新忠突破。用這種技術生產GRC平板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它徹底突破了傳統(tǒng)的GRC平板采用的一個模生產一塊板的方式,完全實現了連續(xù)板帶生產,即GRC平板在傳送帶上連續(xù)生產、切割加工;二是這種板可以做到兩面平整,甚至兩面都可以做裝飾面,這在GRC平板的生產歷史上是從來都沒有人做到的事情。
與傳統(tǒng)的水泥纖維板相比,這種新技術用水量很低且無污染。這意味著雷新忠的這一成果與技術將GRC帶進了綠色低碳的發(fā)展軌道。雷新忠就像一位拉纖者那般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他的愿景就是希望中國的GRC行走在更規(guī)范的航道上。而這一切,正是他念念不忘的初心。
(原文見《混凝土世界》2017年05期 P30-32)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xié)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xié)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xié)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