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預拌混凝土華南三省大型企業領導人會議在汕頭召開
時間:2023-09-26 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分享:
9月26日,2023年中國預拌混凝土華南三省大型企業領導人會議在廣東汕頭召開。會議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主辦……
9月26日,2023年中國預拌混凝土華南三省大型企業領導人會議在廣東汕頭召開。會議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主辦,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武漢易安石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廣東省預拌混凝土行業協會、海南省混凝土協會、汕頭市建筑業協會、汕頭市建筑業協會預拌混凝土行業分會、汕頭市達泰建材實業有限公司協辦。

會議以“用高質量的低碳混凝土 筑產業綠色發展新格局”為主題。邀請了海南、廣西、廣東三省近80位大型預拌混凝土企業領導人和混凝土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領導參會,通過對行業發展面臨的重大共性問題進行研究、交換意見,結合區域特點集思廣益、凝聚共識,突破行業發展困局,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執行會長吳文貴,汕頭市住建局科技科科長黃東華,協會副會長、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傳吉,云南建投綠色高性能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章建,武漢易安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智勇,北京國雷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家棟,海南省混凝土協會秘書長朱相義,廣西壯族自治區綠色建材發展和應用中心二級調研員李居榮、四級調研員黃民安,廣東省預拌混凝土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黎,汕頭市建筑業協會會長楊俊亮,汕頭市建筑業協會預拌混凝土行業分會會長李廷輝,三一集團總裁助理、泵路事業部營銷公司總經理王偉,廣東華三行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智,海南山益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海洪,以及來自海南、廣西、廣東三省的預拌混凝土頭部企業領導人等出席了此次會議,會議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兼預拌混凝土分會秘書長師海霞主持。
吳文貴致辭時指出,預拌混凝土行業近40年的快速發展,已迅速成為建材行業最大的產業,其產品服務的領域與人們息息相關,可以說現代人的生活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混凝土所構建的設施與環境之中。作為服務該行業的全國性協會,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把綠色低碳作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把智能制造作為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與廣大會員企業一起推動混凝土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和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吳文貴會長認為行業企業除了繼續抓好各項管理工作外,還應重點抓好科技創新、綠色低碳、抓好應收賬款等幾個方面的工作。
汕頭市住建局科技科科長 黃東華
黃東華致辭時介紹,預拌混凝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從現拌現用到預拌生產,預拌混凝土行業經歷了從粗放無序到規范化、產業化的過程,目前綠色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混凝土行業智能制造,綠色新能源應用等創新發展方式也是把握時代發展大勢的必然選擇。汕頭市凝心聚力推動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化、數字化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市通過廣東省協會三星級綠色生產達標評價的企業占全市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總數達到30%,通過一星級、二星級綠色生產達標企業占比達到64%。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試驗室全部通過廣東省協會的評定。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兼預拌混凝土分會秘書長師海霞主持會議
三一在新能源罐車、泵車、鏟車的產品技術已經走到了行業前列,目前還在結合新的信息化技術著力推進混凝土行業綠色數字化進程,通過與混凝土用戶企業的創新合作,在智能制造方面形成了多個應用成果。王偉首先帶來《預拌混凝土行業高質量發展探索介紹》報告。王偉介紹,未來預拌混凝土行業將朝著綠色低碳、高端一體、數字智能、生態平臺的方向發展。三一能結合企業需求全方位為企業提供服務。通過電動、氫能、光伏等清潔能源裝備,為企業建設零碳園區,將智慧生產和園區管理融為一體,使攪拌站向高端化、集約化發展;通過產業鏈全套產品解決方案和共建數字工廠、數字工地智能軟件提升攪拌站智能化、數字化發展水平等。王偉詳細介紹了三一的智能攪拌站、電動攪拌車、混動泵車、電動裝載機等智能產品,并表示,三一期望與產業鏈伙伴攜手,集眾智、聚眾力,共謀混凝土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CCPA副會長、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 李傳吉
應收賬款是困擾行業的頑疾,預拌混凝土行業的銷售模式是不僅沒有預付款,而且付款賬期一拖再拖,形成呆壞賬風險極大,為企業的正常運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李傳吉分享了《以創新型管理思維直面行業應收賬款問題》報告,他介紹了華潤水泥在直面應收賬款問題時采取的措施、困難和經驗。華潤水泥通過完善內部激勵制度,把訂單按收款時間分類,給銷售團隊不同的提成,鼓勵銷售團隊主動多接現金單;同時吸引客戶接受現金單,拉開賒銷單與現金單的差價;引入墊資商,讓墊資商通過墊資取得合理回報;全面推行13%的增值稅;加大賒銷單的管控力度等幾種措施,用半年時間將現銷比例提升到了60%,新接訂單90%是現金單,企業接單能力、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恢復。
云南建投綠色高性能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章建李章建介紹了《云南建投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重點介紹了云南建投面對行業困境,改變傳統的生產管理模式,打造了專屬的集采平臺,成立七大管理中心和三家集采平臺子公司,通過數字金融方式,整合水泥、砂石料、混凝土行業,形成統一體,增加議價權;建立了專屬的數字金融平臺“砼信通”,以云南建投混凝土為核心企業,聯合金融機構、集采平臺、供應主體、流通企業一體化,建立數字供應鏈金融平臺“砼信通”,做大集采平臺,同時通過集采降低采購單價,同比2021年,云南建投混凝土2022年采購單價綜合下降約10%;優化了專屬的稅收減負方案,云南建投混凝土自2022年逐步將計稅方式調整為一般計稅,通過平臺更好地收取進項發票,公司稅負得到有效控制,調整前后稅負明顯下降。
武漢易安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智勇
預拌混凝土經過近40年的快速發展,從現場攪拌到綠色工廠制備、產品滿足現代機械化施工,以及信息化自動化的融合應用,也在向智能制造方向努力邁進,行業內一些優秀企業通過自身管理優勢和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創新,做出了很好的嘗試。徐智勇分享了《如何用數字化技術構建合伙人平臺》。徐智勇分享了如何做到數據及時準確,如何利用數據促進管理能力的提升,如何用管理能力進步促進經營能力的提升等經驗,并詳細介紹了工程邦合伙人平臺與攪拌站合作的模式,工程邦與有富余產能的攪拌站合作,把富余產能改造成工程邦的數字化生產線。這條數字化生產線由工程邦與合作攪拌站合作投資運營,雙方可成立合資公司,建立牢固的合作基礎。合作攪拌站用這條數字化生產線為合資公司提供混凝土生產加工服務。一方面按方量收取生產加工費,一方面可以按持股比例分享合資公司的經營收益。雙向收入,讓攪拌站把閑置資產盤活。
預拌混凝土企業一直以來在市場經營中相對弱勢,特別是和用戶簽訂合同過程中,缺少話語權,如何維護企業合理權利,用法律思維減少經營風險?王家棟在報告《混凝土公司應收賬款法律風險預防與控制》里從對手盡職調查要素;財產保全方案;隱蔽條款、霸王條款的應對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國雷法律集團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收的債權,國雷法律與傳統律師的最大差異是:咨詢培訓不收費
,回款前不收取任何費用,代墊訴訟費、保全費等,回款本金歸企業所有
,代理費由被告的違約金、利息等支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在面對行業普遍的下行趨勢,如何通過協會平臺,通過科技創新來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協會能夠幫助企業做些什么?陳玉帶來《勇于破局,堅定走科技創新發展之路》報告,陳玉介紹了協會科技工作體系:針對行業痛點難點開展研發攻關;推動科技成果的工程應用,展開科技平臺之間的交流溝通合作;對科技成果鑒定與評價;設立行業自己的社會力量獎-科學技術獎;開展多層次、多模式的科技成果推廣工作。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 徐潔
大國基建離不開混凝土的鼎力支撐。混凝土是中國建造的“骨骼”,但混凝土行業形象與我們的奉獻并不匹配,社會對混凝土行業的了解非常不足,了解渠道也不夠寬泛,如何提升我國預拌混凝土行業品牌形象?徐潔在報告《講好我們自己的故事
傳播預拌混凝土行業的中國品牌》中,分享了華潤水泥、佛山市匯江混凝土、云南建投及三一重工等行業領跑企業在品牌建設和宣傳方面的亮點和經驗。希望行業能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行業品牌建設工程,唱響預拌混凝土的中國品牌。


在會議的討論環節,海南、廣西、廣東等地混凝土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領導人及與會企業代表圍繞會議主題和專家報告進行了積極發言。大家一致認為,雖然混凝土行業目前面臨市場困頓,但是我們也已經看到隨著國家政策組合拳效應逐步顯現,第三季度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多數指標邊際改善,積極因素累積正在增多。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組織召開這次會議,對提振混凝土行業發展信心,同舟共濟,攻艱克難,打破困局將起到重要作用。



今天專家報告與會議代表的發言運用新的思路、新的模式、新的方法去思考和探討行業發展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大家共享、共研、共商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新的發展大計,在凝神聚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形成了新的共識。
最后,通過與會代表深入交流與討論,2023年中國預拌混凝土華南三省大型企業領導人會議達成如下共識:
1.深刻認知混凝土產業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與“質量強國”歷史進程中的產業價值和產業使命。
2023年我國混凝土行業已站在了開新局的新起跑線上,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對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及高質量、高性能、功能性、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深刻認知混凝土產業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與“質量強國”歷史進程中的產業價值,對重塑混凝土行業的形象和再次明確混凝土產業的新使命至關重要。
2.推動區域混凝土行業高質量發展是區域頭部企業的首要任務。新形勢下,堅持把推動區域混凝土行業發展作為區域頭部企業的責任擔當,堅定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信用和服務等為核心的行業發展新優勢,通過數字賦能、智能增效、綠色低碳,塑造行業發展新動能,形成區域混凝土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和融通生態。
3.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加快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充分發揮核心骨干企業的推動引領作用,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綠色低碳為著力點、以智能制造為抓手,運用新的思路、新的模式、新的方法去解決行業發展的痛點和難點問題,用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新應用去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