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拌混凝土企業智能制造&管理提升論壇在滬召開
2024年10月18日下午,預拌混凝土企業智能制造&管理提升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是第三屆全國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大會同期活動之一,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主任專家王桂玲主持。
論壇現場

洛陽智昊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付洛林
洛陽智昊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付洛林首先帶來《一種可調節機制砂顆粒級配和含粉量的方法及裝備》報告。付洛林介紹,精制機制砂可以提高原料的壓碎性能,粒型圓潤,針葉狀少;顆粒連續級配,填充性能好;顆粒致密,顆粒內部裂隙少;顆粒級配可調;石粉含量可調;制砂原料利用率高,制砂成本低;無有害物摻入和排放;質量穩定。付洛林介紹了干法精制砂生產工藝和裝備,采用干法精制砂工藝,機制砂不改變母料化學性能,石粉原生態再利用,原料利用率最高可達100%。

上海思偉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林
上海思偉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林作《預拌混凝土行業智能制造發展歷程和展望》報告。徐林首先詳細分析了預拌混凝土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的起步階段、發展階段、高速發展階段和轉型階段。目前預拌混凝土行業智能制造正處于轉型發展階段,行業監管力度加大,行業進一步規范化;環保力度增強,行業更注重可持續發展;行業智能化程度遞增,進行數字化轉型;行業結構優化,出現泵送公司等專業外包企業;行業集中度提升,出現了專業大型混凝土企業。徐林分析,混凝土企業的未來,可能不再是混凝土工廠,而是扎根混凝土的數據公司;可能也不再屬于制造業,而是依托數據的現代服務業。

北京國雷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家棟
北京國雷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家棟在《大洗牌時代混凝土公司法律風險防控新趨勢及應對新措施》報告中首先分析了大變局、大震蕩周期行業新趨勢及法律風險新特征,并分享了如何突破協議約定管轄地、如何解決不到節點不想等、如何快速知道竣工時間、如何進行盡職調查、如何規避隱蔽條款霸王條款、抵房合同的關鍵點、新公司法重點條款、如何解決執行難等問題,并介紹了北京國雷律師事務所提高案件效率的兩種創新模式:墊資模式和兜底模式。在企業回款前,不需要向國雷支付任何費用;法院訴訟費等費用,由國雷代為企業墊付;貨款回款后,貨款本金100%歸企業所有;以欠款所產生的違約金、利息等作為案件代理費等。

湖南大學黃政宇教授
湖南大學黃政宇教授介紹《骨料中磁硫鐵礦對混凝土的危害及檢驗評估方法》。黃教授分別介紹了磁硫鐵礦危害的典型案例、磁硫鐵礦危害的機理、磁硫鐵礦危害的預防及有關規范的規定和不足。黃教授總結,鐵的硫化物(硫鐵礦和磁硫鐵礦)是骨料中一類危害性大的硫化物和硫酸鹽,特別是磁硫鐵礦;硫鐵礦和磁硫鐵礦對混凝土有硫化物氧化和硫酸鹽腐蝕雙重損傷作用,造成混凝土產生大的膨脹變形、開裂和崩散現象,且出現破壞癥狀的時間較長,從幾個月到二十多年不等,時長變化大,對混凝土的危害具有隱蔽性;國外已有多起報道,特別是文獻報道的美國案例,涉及面廣,損失巨大,可能造成近100億美元的損失;骨料中鐵的硫化物,特別是磁硫鐵礦的危害,需要業界認真關注和研究。鑒于目前我國關于骨料中硫化物和硫酸鹽含量的限值只是一般性的規定,沒有將磁硫鐵礦單獨列出,且按一般性的要求,含量限值相對于歐洲標準和美國的有關研究,偏于不安全;在我國有關標準沒有給出針對磁硫鐵礦給出規定限值前,建議按照歐洲標準進行控制,并盡快開展研究,給出相應限值和評估方法。

北京鼎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華林
北京鼎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華林作《經濟下行周期內的數字化競爭力》報告。曾華林分析,目前,混凝土企業的發展與生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過去的發展模式在當下只能讓企業進一步壓縮成本,艱難存續,然而面對長期的減量市場,單純的非機構化降本帶來的反噬只會一點點讓企業喪失發展動力,而誰能堅持到最后,出路在何處,這是當下每個企業都在尋找的出路?;炷疗髽I可否依托于數字化尋求突破性的機構化升級,在結構化降本的基礎上尋求數字化開源。曾華林分享了北京鼎軟科技在遠程控制、裝料識別、視覺識別、自動補料、狀態監測、集中控制、無人地衡、自助票據、產業互聯、跨域管理、智能生產、生產配比下發、原料檢驗、賬務流程等全流程上的創新服務,北京鼎軟科技已為過千家混凝土企業提供數字化產品與技術。
王桂玲分享了《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考》。好房子的特征之一是安全、舒適,要讓居民住得安心和放心。新建或城市更新中的老房子改造,好房子都離不開好材料、匠心建造。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在提升預拌混凝土質量、制造適應新需求的小型化、多組合裝備。王桂玲從提升預拌混凝土質量的思考、混凝土工程管理中的問題與建議兩個方面展開介紹。
王桂玲分析,未來城市更新中小型化、多組合裝備會更滿足建設需求,如:能站人混凝土的設計、小坍落度商品混凝土運輸、粒徑5mm-20mm干混料筒倉+濕攪拌、小直徑軟管泵送、能自動感知坍落度的運輸車、能自動感知密實程度的振搗棒等。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