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芬綠色建筑技術交流會于芬蘭駐華大使官邸召開,共探行業可持續未來
2025年4月22日,在中芬建交75周年之際,“可持續創新|中芬綠色建筑技術交流會”在芬蘭駐華大使官邸成功舉辦。來自兩國建筑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共聚一堂,圍繞預制技術革新、可持續設計理念、產業轉型路徑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為構建中芬綠色建筑合作新范式注入戰略動能,為全球建筑業低碳轉型提供北歐智慧與中國方案。

響應中芬友好往來趨勢,
共促雙方可持續建筑領域
合作交流
2025年正值中芬建交75周年,雙方長期在經貿、技術、文化等多領域成果頗豐。此次交流會緊扣《關于推進中芬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的聯合工作計劃(2025-2029)》戰略指引,聚焦建筑領域低碳轉型關鍵課題。
芬蘭駐華特命全權大使明凱(Mikko Kinnunen)在致辭中指出:“在‘雙碳’目標引領全球發展變革的當下,可持續發展和氣候環境議題始終是中芬兩國合作的核心領域。從清潔能源到循環經濟,再到今天聚焦的‘可持續建筑’主題,我們看到兩國的巨大合作潛力。期待雙方能通過交流打造可持續、?質量、高效率的建筑解決方案,為彼此發展及全球減排事業做出貢獻。”
芬蘭駐華新聞與文化參贊李燕娜(Janna Laine)同樣對本次活動表達了期待:“從傳統建筑向智能化的預制技術轉型,是全球建筑行業的大勢所趨。很高興我們可以匯聚在這里,共同探討如何在這一轉型過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將芬蘭先進的預制技術與中國建筑市場的實際需求相結合,為行業的未來開辟新的道路。”
芬蘭駐華新聞與文化參贊李燕娜(Janna Laine)
建筑領域邁向綠色發展階段,
中芬共尋行業發展破局之道
“雙碳”目標驅動下,中國建筑行業綠色轉型進入“快車道”。《“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提出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的目標,并鼓勵發展性能優良的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預制建筑技術具有質量可控、提升效率、高效節能等價值,推動產業的變革升級。
本次交流會中也強調,預制建筑不僅環保,且擁有良好的保溫及抗震性能,能更好地滿足如今“好房子”的建設趨勢。然而,當前行業仍面對技術要求高、設計兼容性不足等挑戰。芬蘭在建筑行業綠色發展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其預制技術在延長建筑壽命、提升能源效率、優化空間設計等方面優勢明顯,為中國可持續建筑發展提供寶貴經驗。
針對芬蘭在可持續預制技術的相關優勢與成果,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宋曄皓進一步分享其在中國應用的可能:“芬蘭的可持續建筑理念及預制技術,為我們提供了全產業鏈升級的新思路,但技術應用不是簡單復制,更需結合本土需求。期待我們共同攻克技術適配、成本控制、標準融合等問題,讓先進技術在中國落地生根,為中國建筑產業革新賦能提供支持。”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宋曄皓
交流會上,多方代表就芬蘭預制技術的可持續性及設計價值等方面進行分享。Sweco芬蘭公司高級技術經理Aki Kemppainen闡釋了預制可持續建筑的發展背景及優勢,并結合芬蘭的相關創新成果,剖析了預制技術在節省成本、減少碳排、實現健康及安全施工等方面的價值。
Sweco芬蘭公司高級技術經理
Aki Kemppainen
此外,JKMM建筑事務所前中國區首席代表李珊建筑師從建筑美學角度,介紹了芬蘭預制建筑的發展歷程及理念,并分析其在實現構件標準化與建筑設計個性化方面的優勢——不僅在可持續性上具有延長建筑生命周期、降低碳排的優勢,更具有結構靈活性,達到美學與功能的統一。
JKMM建筑事務所前中國區首席代表
及建筑師 李珊
樹立行業發展標桿,
國際企業打造全方位可持續
解決方案
在中國建筑行業綠色轉型面臨挑戰的背景下,艾列、佩克、Tekla等芬蘭企業積極創新技術與應用,致力于打造覆蓋設計、技術、施工全鏈條的可持續解決方案,服務中國市場。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前董事、北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前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劉貴平在會議中分享了實地考察芬蘭企業項目的見聞,并強調優質構件與正確設計體系結合對于推動中國建筑行業破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義。
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前董事、
北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前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劉貴平
艾列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發起方,深耕預制混凝土生產技術和設備領域多年,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助力全球客戶打造全方位、定制化的建筑項目服務。特別是近期發布的國標圖集《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EHC板)》的發布,更是在預制建筑行業掀起顛覆性的浪潮,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標準和解決方案。佩克作為低能耗建筑領域的先行者,不僅發布了《超低能耗建筑外墻和陽臺保溫系統白皮書》,為行業提供技術指導,還通過實踐賦能綠色建筑升級,助力上海虹口區四平路項目成為舊改危改地塊低能耗建筑示范標桿。Tekla Structures通過創建、組合、管理和共享信息豐富的精確3D模型,幫助預制建筑企業在投標、設計、制造及運輸安裝階段降低成本、縮短工期及提升質量,將綠色可持續理念貫穿項目建設。
本次交流會不僅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未來注入新動能,也是對中芬兩國友好交流、持續合作的深刻踐行。多方將持續立足本土需求,推動可持續建筑技術落地,共同描繪全球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藍圖。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與芬蘭Betolar公司召開視頻會議2022-11-22
- 法國K6項目開工、成為聯合國婦女署簽署企業、多個海外公司榮獲榮譽……2025-01-17
- 中國建材基礎建材板塊首個海外投資并購項目正式落地 中材水泥突尼斯項目順利完成股權交割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