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A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第一屆正副理事長及單位介紹
蔣勤儉——北京榆構有限公司(BYPCE):
原北京市豐臺區榆樹莊構件廠,是國內最大的預制混凝土產品制造商之一。為北京市重點工程的預制混凝土構件和預拌混凝土優選供應商。
BYPCE 主要產品有:飾面混凝土外掛板、清水混凝土看臺板、鋼筋混凝土隧道盾構管片、預應力混凝土橋梁、工業化住宅及工廠建筑構件、高性能預拌混凝土、高質量預制構件模板等。
BYPCE 設有預制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中心長期致力于預制混凝土工程的設計研發和技術咨詢工作,先后開發了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并成功應用在以國家體育場(鳥巢)、天津奧體中心及深圳大運會體育場及體育館清水混凝土看臺;大連軟件園IBM 辦公樓、北京2008 奧運射擊館、北京奧林匹克網球中心、武漢琴臺文化藝術中心清水混凝土掛板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精品工程中。
2007 年起與北京萬科合作至今,完成北京市住宅產業化示范工程“萬科中糧假日風景B3、B4、D1、D8”等項目中所有預制構配件的設計及生產工作。
BYPCE 積極參加國家及行業標準制訂工作。先后參與編制的國家和地方標準有:《預制混凝土外墻掛板》(標準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預拌混凝土質量管理規程》
(DB)等。
馮躍——北京建工集團
是以工程建設、房地產開發為主業,集建筑設計、建筑科研、設備安裝、裝飾裝修、市政地鐵、環保節能、物流配送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房地產開發經營一級,機電設備安裝施工總承包一級,地基與基礎、裝修裝飾、鋼結構等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及國際工程承包、對外貿易資格。集團現有法人單位121 家,員工約2 萬人,境內外開復工面積約2000 萬平方米,總資產174 億元,凈資產29 億元。
北京建工集團作為首都建設的中堅力量,自1953 年成立到2009 年底,共完成各類建筑1.1247 億平方米,相當于北京解放時所有建筑面積的5.4 倍。建工集團承建了北京市絕大多數標志性工程,在各個年代評選出的40 項“十大建筑”中,建工集團入選22 項;在“建國60 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評選中,建工集團入選8 項,包括天安門廣場建筑群、國家圖書館、民族文化宮、北京飯店、北京首都機場航空港、北京地鐵1 號線等等。建工集團還建設了絕大多數外國駐華使館及大批外交公寓,建設了北京各主要工業區及大型科研、醫療、教育、服務設施,建設了多個成片居民住宅小區,為首都的城市化、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國際工程總承包、勞務技術服務、進出口貿易等方面也創造了良好的業績,1994 年以來連續被評為全球最大的225 家國際工程承包商之一。
北京建工集團在50 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講誠信、重合同、守信譽的光榮傳統,工程質量合格率多年保持百分之百,優良率保持在80%以上。自80 年代國家和北京市開展工程質量創優評獎活動以來,已獲得建筑業最高獎—魯班獎53 項,國家優質工程獎31 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23 項,獲獎數量居全國同行業前列。集團重視科技創新,累計獲得科技進步獎303 項,其中國家級39 項,省部級58 項,擁有國家級工法37 項。
近年來,集團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為先導,積極適應市場,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和產權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加大對房地產、市政地鐵、環保節能等領域的開拓力度,取得明顯效果,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9 年新簽合同額突破400 億元,綜合經營額突破300億元。
馮大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創建于1953 年,原為建設部直屬最大的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2000年10 月1 日,由科研事業單位轉制為科技型企業。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涵蓋了建筑結構、工程抗震、地基基礎、建筑物理、住宅體系及產品、智能化建筑、建筑CAD、建筑環境與節能、建筑機械與施工、新型化學建材、建筑防火、建筑裝修等專業中的79 個研究領域。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共完成科研成果2176 項,主編標準、規范453本,其中榮獲國家獎91 項,各類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64 項,獲得專利163 項。主辦《建筑科學》、《工程質量》、《建筑機械》、《建筑機械化》、《中國電梯》、《工程抗震》,協辦《建筑結構學報》和《土木工程學報》
等專業刊物,為推動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化、促進建設事業科技進步、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為我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目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 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 人,全國設計大師1 人,經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7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9 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 人,博士生導師19 人,碩士生導師57 人。在808 名專業技術人員中,有教授級高工146 名,高級工程師310 名,中級技術人員261 名。全院有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 104 名,一級注冊建筑師44 名,注冊監理工程師47 名,造價工程師9 名,項目經理111 名。
改企轉制后,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確立了成為我國建設事業國家級科研院所,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科研機構,具有適應市場應變能力并不斷創新的科技型企業的定位和5 個發展目標,即適應改企轉制和建設事業迅猛發展的國家級科技型企業;能夠承擔建設事業重大科技平臺研究,擔綱建設事業科技先導;承擔建設事業標準規范研究、編制和管理任務,成為建設事業的技術支撐單位;承擔國家級質檢中心職能,作好行業質量管理的技術支撐;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成為一流的科技團隊和開發團隊,并不斷開拓市場,促進科研—轉化良性循環發展。同時,在改企轉制過程中突出“四個創新”(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三個加強”(加強重大技術平臺工作、加強標準規范工作、加強國家級質檢中心工作)和“三個強調”(強調國有經濟控制核心能力、強調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強調完善人才激勵與約束機制)。[Page]
朱永明——上海城建物資有限公司
是由上海城建集團、上海建工集團和上海滄達投資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三方投資組建、以商品混凝土及混凝土預制構件科研開發、生產銷售為主業的國有獨資企業,注冊資本5000 萬元,擁有中高級管理人員100多名,年銷售總額超過10 億元。公司擁有國家商品混凝土生產最高資質及混凝土預制構件最高資質——專業承包二級資質,擁有生產各類高標號混凝土、特種混凝土、混凝土預制構件的技術儲備和能力,生產銷售的全過程受ISO9001 質量保證體系控制。年產商品混凝土設計能力超過500 萬立方米,是上海混凝土行業前三甲企業。
公司下屬上海住總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開發、生產、混凝土制品及相關配件的專業化公司。公司擁有混凝土預制構件最高資質----貳級資質,并成為美國PCI 協會海外認證的唯一一家企業。公司目前從業人員201 人,擁有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41 名,占職工20%。公司注冊資金1000 萬元。下轄二個專業分公司,占地332 畝。主要產品有干粉砂漿、飾面混凝土外掛墻板、橋面板、隧道管片、方樁、高強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定位件等各類市政、建筑用混凝土制品。年生產能力預制砼構件10 萬m3,干粉砂漿20 萬t,年銷售收入1.2 億元。其中飾面混凝土外掛墻板、高強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定位件等達到日本JASS、JIS 和美國ASTM 標準,產品出口日本和美國市場,開創了中國混凝土制品首次出口的先例。
公司堅持“以服務為本、以質量取信、以管理取益”的企業方針,通過不斷加強管理,注重專業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擁有了“飾面混凝土外掛墻板”、“高強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定位件”、“AC 輕集料墻板制備工法”等大量技術儲備。
公司被全國科技協會、質量協會、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命名為“全國先進質量管理集體”,連續八年獲得了上海市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優秀公司”光榮稱號,連續多年被評為上海市混凝土預制構件生產企業質量優勝企業、榮獲上海市文明廠站的最高獎:銀質獎。
公司貫徹“管理為本、科技先導、質量取信、用戶滿意”的企業質量方針,與時俱進,追求卓越。為發展我國建筑材料、為上海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貢獻。
李振鴻——沛豐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沛豐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隸屬於臺灣潤泰集團,潤泰集團營建團隊的經營已有30 余年經歷,致力于高品質建筑的營建自動化開發,目前已是臺灣地區最佳的全方位整合營建團隊。其中先進建筑預制工法更是集團推廣自動化的利器,其有著高品質、短工期、低污染、無噪音及安衛易管理的優勢。
沛豐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 年,是房屋建筑一級總承包公司,預制構件廠-潤泰精密(蘇州)于2010 年8 月建成,廠址設置於蘇州市吳江市同里鎮,配備自動化鋼筋加工及預制構件生產設備;該廠址位於滬、蘇、浙三地中心,服務范圍可涵蓋300 公里半徑的的工商重鎮城市,地理位置及水路交通運輸相當便利。
李晨光——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1956 年成立,主要從事建筑領域中的結構施工、建筑機械、建筑材料、工程防水、地基基礎、工程監理、質量檢測與司法鑒定和建筑節能等建筑工程應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是北京市建工集團下屬的一所多學科、綜合性、技術研發型國有全資建筑科技企業,也是北京市重點科研院所之一,2000 年正式轉制成為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2008 年再次首批獲得北京市科委的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現設有六個專業技術研究所、一個市級高新技術研發(R&D)中心、一個市級建設工程質量司法鑒定中心、一個全國性建筑期刊編輯部及三個全資子公司,它們分別是: 預應力及空間結構技術研究所、預應力裝備技術研究所、工程材料研究所、機電裝備研究所、鋼筋技術研究所、模架技術研究所、北京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司法鑒定中心以及《建筑技術開發》
編輯部。三個全資子公司分別是: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第一檢測所、北京市建筑工程計量站和北京建院鉑瑞機電設備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四個參股公司:北京建筑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方圓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北京方圓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華可實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多年來,該院以“科技創新、和諧發展”作為企業發展宗旨,以“建立一所規模適度、特色鮮明、學科優勢突出、各方面協調發展,綜合效益明顯,在業內頗具影響力的建筑工程研究院”作為企業發展目標,在從事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化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通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人才激勵實現了我院可持續性發展,逐步形成了以預應力技術、電控附著式爬模架綜合技術、工程檢測與司法鑒定以及混凝土外加劑和聚脲防水材料技術等為代表的多項國內領先的新技術產品,并實現了這些新技術產品的成果轉化與產業化。
近三年來,該院各項新技術產品在產業化的同時,又在其發展創新上取得40 余項科技成果,榮獲部市級科技進步獎12 項;國家專利12 項;共有大跨度預應力鋼結構、超高斜柱模板施工及支撐等17 項技術成功應用于以“鳥巢”、水立方和國家體育館三大奧運主場館為代表的20 個奧運場館工程建設,并有5 項技術破解了奧運工程建設中的關鍵性難題,其中國家體育館雙向張弦鋼屋架和北京工業大學羽毛球館弦支穹頂的跨度均創世界之最,該院也因此獲得了北京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近三年來,該院還主持或參與編撰了共10 項國家和建設部規程、規范和工法;編制了建筑結構可靠性評估軟件,目前均已成功應用于工程實踐。2008年獲得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單位表彰,在本地區、本行業發揮了表率和示范作用。[Page]
張馳——法國CBE 集團
法國CBE 集團系目前全球唯一的專業化研發生產隧道管片模具、 真空吸盤和全自動化盾構管片生產線的企業集團。 CBE 集管片模具的設計、制造加工、裝配、售后服務于一體。同時生產相應設備: 真空吸盤、管片夾具吊具、翻轉架、 專業運輸設備等。
30 年來, CBE 集團始終堅持以科研創新帶動產業發展, 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隧道模具領域始終走在行業的最前沿, 成為全球公認的標志性品牌。CBE 產品技術領先,設計合理,操作簡便,精度高,壽命長,不變形,外觀美。
CBE 集團總部位于法國圖爾市。 集團裝備有三軸五軸數控機床等現代化設備和三維激光精度測量儀等精密儀器。 所有的部件均經過嚴格的技術檢驗,并由專業技術工人組裝, CBE 的設計制造團隊擁有30 年專業研發制造隧道模具及相關裝備的經驗。
CBE 集團長期與全球著名盾構機制造商合作,如 TBM, Lovat,Wirth, Herrenknecht, Robbins 等, CBE 模具30 年來裝備了全球 270座混凝土管片構件廠、 118 座自動化構件廠。用戶使用CBE 模具在全球加工了 9 百多萬塊混凝土管片, 建成了 2,000 余公里的隧道。隧道內徑在 1.545 m 到 14.405 m 不等,涵蓋了目前所有直徑的盾構隧道。
近3 年來CBE 在華完成了28 個地鐵與國家重點鐵路大型項目的隧道管片模具訂單。標志性工程有鐵道部北京鐵路直徑線, 廣州到香港的海底客運專線鐵路隧道 (外徑12.8 米)。 鐵道部蘭新線高鐵風洞。并率先在國內引入通用環管片技術,在北京地鐵,深圳地鐵,上海地鐵等地鐵工程中使用并得到了包括鐵道部領導、中鐵中隧集團與地鐵界在內的各方一致好評。目前中國在建地鐵的有25 座城市,其中13 座城市采用CBE 品牌模具,占地鐵城市的50%。
CBE 集團在西安(楊凌) 的獨資工廠,全部設計技術在法國,國內加工制造,使國內用戶能夠用內地市場價格采購到法國進口原裝品質設備,性價比高,深受歡迎。
張國棟——亞泰集團
創立于1986 年,組建于1993 年, 1995 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881)。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亞泰集團已成為以建材、地產、金融為主業,并涉足煤炭、醫藥、商貿等領域,資產、營業收入雙雙超過150 億,躋身國內500 強(位居第292 位)的大型企業集團。
亞泰集團是一家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成長型綜合類企業,亞泰人發揚“團結、誠信、高效、開拓”的企業精神,遵循“以人為本、求實創新、服務社會、厚報股東”的經營理念,搶抓機遇、拼搏進取,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
在未來發展中,我們將以“產業報國”為己任,以“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為宗旨,再創新業績,實現新發展,力爭五年內綜合實力躋身中國大企業集團100 強,創新、創利、創財富,全面開創亞泰集團新時代,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楊思忠——北京市政路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政路橋建材集團”)
于2007 年12 月12 日完成注冊,注冊資金53280 萬元,擁有資產26.40 億元。隸屬于北京市政路橋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市政路橋建材集團根據市場環境和自身特點,確立了以瀝青混合料、商品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為3 大支柱產業。集團現有7 個有限公司、5 個直屬瀝青廠。所屬企業分布于北京城區及各郊區縣,是北京市大型國有路面材料(瀝青混合料)及市政基礎設施材料(商混、水泥制品)的龍頭企業。
市政路橋建材集團現有員工1377 人,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593人,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342 人。擁有國內外先進的路面材料及市政基礎設施生產設備440 余臺(套),瀝青混合料年生產能力1200 萬噸,商品混凝土年生產能力450 余萬立方米,水泥制品年生產能力30 余萬立方米。
市政路橋建材集團先后為國家、北京市重點工程生產各種高品質的路面、市政基礎設施材料, 瀝青混合料占北京市場份額的60%,參建了北京市大部分高品質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工程,其中包括奧運重點工程;同時,為北京市市政、交通、水利、電力、地鐵等工程建設提供了大量優質水泥制品。
市政路橋建材集團在公路及市政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首都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多次榮獲魯班獎、優質工程獎、科技進步獎,以及我國公路史上第一枚國家土木工程銀質獎章等多項大獎。
集團堅持走科技創新之路,不斷提高產品性能和品質,研制開發了多項路面新技術、新材料,改性瀝青混合料、彩色瀝青、冷拌瀝青混合料、多品種乳化瀝青等多項產在全國處技術領先行列。集團試驗室占地面積1000 平方米,裝備有很多國際、國內先進的瀝青及瀝青混合料、水泥及水泥混凝土等試驗設備,主要儀器設備90 余臺套,其中包括旋轉壓實儀、瀝青旋轉粘度計、瀝青混合料墊子萬能試驗機、水泥混凝土快速凍融試驗機、快速凍融試驗箱等先進設備。除了可以生產供應特種瀝青及瀝青混合料,還可以針對道路的使用性能和要求提供相應的路面技術方案,如路口路面抗車轍技術方案、公交車港灣停車站路面結構方案,、防反射裂縫解決方案、稀漿封層及微表處理等。
研發成果廣泛應用于長安街大修改造工程、奧運工程的道路及場館建設中,其中專用特種瀝青混合料應用于鳥巢跑道和曲棍球場的場地鋪設;橡膠瀝青混合料用于奧運工程展西路的空中隧道,通往水上公園的順義潮白河右堤路及機場南線工程;溫拌瀝青混合料應用于奧運中心區道路。在商品混凝土和構件生產方面,開發出了高強度混凝土、纖維混凝土、引氣劑耐久性混凝土、快硬混凝土等。集團堅持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品,在尾礦石、鋼渣、煤矸石、廢舊輪胎綜合利用和廢舊瀝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得到政府部門、專家和用戶的肯定和好評,其中,廢胎膠粉改性瀝青應用研究和工業鋼渣在公路中的綜合應用兩項研究榮獲北京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北京地區瀝青路面排水及回收系統關鍵技術研究獲得二等獎。
市政路橋建材集團還承擔了市科委、交通委等單位委托的多個科研項目的技術研究,連續承擔了北京市科委的重大科技支撐項目“新興路面開發和相關指南研究”和“礦山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集團研發中心被北京市工促局認定為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
集團未來將發揮其在規模、區域、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繼續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鞏固已有的瀝青混合料市場占有率,快速發展商品混凝土市場,積極尋找開拓混凝土構件市場的突破口,爭取早日步入全國建材行業龍頭企業之列。[Page]
楊健康——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前身是1983 年5 月成立的北京市住宅建設總公司,參加了1990年北京亞運會工程建設,具有較強的建筑施工經營能力、管理能力、資金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1992 年11 月,經北京市政府批準,北京住總集團正式成立,核心企業定名為北京住宅開發建設集團總公司。1999 年5 月,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為北京市政府出資、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所監管的國有企業之一。
1993 年以來,住總集團公司及其前身北京住宅開發建設集團總公司先后獲得建設部頒發的工程總承包、房地產開發、建安施工、海外承包的國家一級企業資質和北京銀建資信評估特級企業稱號;1994 年8 月,經過外經貿委審家,獲得對外經營權和對外貿易權;2002 年7 月,獲得建設部頒發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資質;同年9 月,通過質量管理(GB/T91001-2000)、環境管理(GB/T24001-1996)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GB/T28001-2001)三個體系“三標一體”的認證。
住總集團公司充分運用所取得的資質,以國內外工程施工總承包和房地產開發為主業,以集團的綜合實力為依托,擴大市場開拓力度。成立以來,建成各類建筑5000 多萬平方米,建設20 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區50 多個。共獲魯班獎12 項,國優金獎、銀獎12 項,市級以上建筑設計獎、優質工程獎200 多項。
在工程總承包方面,總結和發揚住總亞運會工程150 萬平方米總承包的經驗,先后總承包施工了建筑面積7.8 萬平方米的“遠南大廈”工程;總建筑面積32 萬平方米、科技含量高的“航華科貿中心”工程;SOHO現代城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區教學科研樓工程;奧林匹克曲棍球場和射箭場工程等。28 年來累計建成各類房屋建筑超過3000 萬平方米,其中160 項工程被評為國家、北京市優質工程,多項工程獲得“魯班獎”。在海外建設工程開拓方面,先后在20 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了60多項國際經援項目和承包工程,其中,扎伊爾體育場等13 個工程項目被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等單位評為“國外優質工程”。現在6 個國家和地區建立駐外機構。連續多年位于中國企業聯合會隆重推出的“中國企業500強”之列, 躋身“全球225 家最大承包商”之列。
北京住總集團在 “十一五”時期,連續五年保持每年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企業年綜合經營額150 億元,年開復工規模超過800 萬平方米,竣工面積超過400 萬平方米,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
在混凝土預制構件制作和安裝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人才,原住宅璧板廠曾是亞洲最大的預制構件生產企業,住宅構件廠生產的雙鋼筋疊合板曾獲建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為八十年代發展裝配化住宅,解決老百姓住房難問題作出了突出貢獻。現具有年生產供應預拌混凝土160 萬立方米和生產軌道交通預制管片的能力。
“十二五”時期,住總集團繼續以構建“和諧住總、效益住總、品牌住總、責任住總”為共同愿景,履行“為生民安其居,為建筑立偉業”
歷史使命,積極投入和發展住宅產業化,不斷增強集團核心競爭力,向建設國內一流地產建筑跨國集團目標昂揚奮進!
姚真錚——江蘇吳江市明港道橋工程有限公司
從事公路、橋梁和市政工程施工,預應力橋梁構件、水泥、商品混凝土、瀝青混凝土等生產并進行道路橋梁工程技術研發和服務的民營合資企業。公司前身是1987 年組建的吳江縣八都橋梁工程隊,后發展為吳江市第四市政工程公司,1998 年改制成股份制企業,更名為吳江市明港道橋工程有限公司,2003 年引入港資轉為合資企業,現注冊資金為16880 萬元。明港公司下轄7 個工程處,5 個控股公司(明港預應力橋梁構件廠、明港水泥分公司、明港商品砼有限公司、明港瀝青拌和場、同濟明港道橋設計研究院(蘇州)有限公司)。2010 年實現總產值9.66 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20.16%,應繳稅收3030 萬元。
明港公司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和橋梁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和公路路面工程專業承包二級資質。
公司立足誠信經營,06-09 年通過江蘇省人民政府“重合同守信用AAA級”評定,并一舉通過ISO9001-2008 國際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0-2004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2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2009年公司入圍“中國建材500 強”企業,“明港”牌商標被確定為江蘇省著名商標和蘇州市知名商標;2010 年公司主要產品“通用硅酸鹽水泥”被評為江蘇省名牌產品,“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持續通過江蘇省名牌產品復評。
明港公司已在蘇州及周邊地區承擔了上百座大、中型橋梁的建設,其中承建的江陵大橋、江南大橋、屯溪大橋獲江蘇省建筑工程最高獎——“揚子杯”獎;盛澤爛溪二橋獲江蘇省省優市政示范工程獎和2005 年度中國“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獎。
明港預應力橋梁構件廠占地130 畝,年生產能力達18 萬m3,其生產規模居江蘇省首位, 2006 年度橋梁構件廠入圍中國砼結構構件十強企業,行業競爭力綜合指數全國第二名。
明港道橋工程有限公司水泥分公司于2004 年年初動工興建,是公司工程建設和大型橋梁預制構件廠延伸配套的水泥專業生產企業,生產能力為年產水泥100 萬噸。
明港商品砼有限公司組建于2005 年,目前擁有盛澤、震澤、松陵三個攪拌站,注冊資金2000 萬元,年生產能力達70 萬m3。5 年來已為吳江、浙江等地區供應了80 多萬m3 混凝土,在周邊享有較高知名度。
明港瀝青拌和場于2007 年成立,占地面積近百畝,日產量可達5000余噸,年最大生產能力達50 萬噸。瀝青拌和場聘用了資深瀝青路面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為技術顧問,擁有一支技術精湛的工程隊伍,各類技術人員達60 余名。
同濟明港道橋技術設計研究院是明港公司2009 年12 月在已有的技術研發中心的基礎上,與同濟大學及其校辦企業合作成立的,研究院自建立以來已經開展了多項科技項目的研發,挖掘了2 項技術專利,領導起草了國家級行業標準1 項。
明港公司將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觀,立足基礎設施建設,依托路橋建設、水泥、商品混凝土、瀝青混凝土、板梁預制、技術研發六大模塊,積極弘揚明港“勤奮、務實、高效、奮進”企業精神,不斷更新企業管理理念,增強產品技術含量,提高自身企業競爭力,使企業越發青春活力。
倪金華——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原中國建筑二局第三建筑公司,成立于1 952 年.現注冊資本金3億元,法定代表人陳學然。公司現有高級職稱人員157 人.中級職稱人員502 人。一級建造師通過104 人,一級項目經理95 人。截至目前共完成各類大中型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1 360 余項.其中國家和地方重點工程290 余項,近兩年來,平均年施工面積3007/平方米以上。年合同額40 億元以上.竣工工程一次交驗合格率達100%。企業榮獲全國“五一”
勞動獎狀,獲得“魯班獎”四項,國家級工法二項、國家優質工程獎一項.全國金牌示范工程一項.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一項.省部級優質工程獎六十余項.并被譽為“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施工企業”、 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優秀企業、“創魯班獎特別榮譽企業”
和“北京市用戶滿意企業”;五十多年來.公司始終秉承“團結拼搏.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
不斷健全各項管理體制。多年來公司轉戰南北.角逐四方.形成了以“京.津.粵、鄂.冀”等地為主.施工力量輻射九省三市的經營格局.先后承建了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解放軍255 醫院、唐山機車車輛廠、冀東水泥廠、北京城鄉貿易中心、上海森茂大廈.深圳廬山大廈、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北京市金融大廈.清華大學綜合體商館.中央黨校住宅樓、北京萬柳光大花園.武漢郵電大廈.北京八中一期教學樓、北京富凱大鷹、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華貿中心一期住宅、北京華貿中心1.2號寫字樓、北京移動通信綜合樓.北京鑫茂大廈.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等各類大中型工業與民用建筑。
公司具有承建超高、超大、超深、超難度及特殊結構工程的尖端技術和經驗:掌握了鋼結構.網架結構.薄殼結構.逆作法施工.預應力施工.地基與基礎.機電設備安裝,建筑智能化.消防,建筑裝飾等成套的多種先進施工工藝技術。例如大亞灣核電站.北京2008 奧運射擊館.深圳地王大廈、國家網絡安全中心.國家電網調度中心等國家重量級工程的顧利竣工均充分體現出公司在此方面的雄厚實力。
品質源予專業專業鑄就精品.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來來歲月的征程里定會始終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質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服務”,為國家建設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薛偉辰——同濟大學
創建于1907 年,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目前是一所擁有理、工、醫、文、法、哲、經濟、管理、教育9 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作為研究型大學,學校是首批被國務院批準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為全國重點大學,學校被列入國家財政立項資助的"211 工程"和國家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與地方重點共建的高水平大學行列。
同濟大學現有建筑與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經濟與管理、電子與信息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外國語、人文、法學、馬克思主義、政治與國際關系、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醫學、理學、交通運輸、汽車、海洋與地球科學、生命科學與技術、航空航天與力學、傳播與藝術、設計創意、女子學院及軟件學院等學院,還建有繼續教育、高等技術、職業技術教育、國際文化交流、網絡教育、汽車營銷及電影學院等,學校還設有經中德政府批準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的中德學院、與法國巴黎高科大學集團合作舉辦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學院、中德工程學院、中意學院等。目前學校共有82 個本科專業、218 個碩士點、8 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博士授權點94 個,16 個博士后流動站,全日制學生近4 萬人,教學科研人員4200 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6 人,工程院院士7 人,教授等正高級職稱者830 多人,副教授等副高級職稱者1470 多人。作為國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學校有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CCPA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2011-04-13
- CCPA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正式揭牌成立2011-04-14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理事單位2011-04-18
- CCPA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專家委員會成立2011-12-14
- CCPA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一屆二次理事會在深圳召開2012-04-18
- 德國水泥混凝土預制構件生產設備與工藝考察見聞201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