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A混凝土工程質量及標準化分會成立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工程質量及標準化分會成立
2016年12月8日,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工程質量及標準化分會成立大會在南京召開。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秘書長曾慶東與分會執行理事長冷發光為分會揭牌,曾慶東秘書長指出,混凝土工程質量及標準化分會的功能可以說是縱無邊橫無際,橫跨了材料、工程等多個領域,又涉及到建筑業、水利、交通等所有有混凝土的地方。因此分會掛靠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背靠一個有雄厚實力的企業。
分會未來的責任重大,站在了工程和材料中間的一個節點上,要把節點搭建好,把材料和工程溝通好;分會未來的任務也很艱巨,社會團體標準已經成為國家標準化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質量與標準化分會的成立,對于混凝土材料制造業的標準起到提升引領的作用,也希望能把混凝土材料制造業優、好的產品推廣給建筑業,又能把建筑業的需求反饋給材料制造業。希望分會能抓好標準引領、抓好質量交流,利用協會平臺,迅速擴大影響力,團結材料工程方方面面企業家和專家,共同推動我國混凝土工程質量及標準化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CCPA秘書長曾慶東致辭
CCPA副秘書長沈冰宣讀協會《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關于同意成立混凝土工程質量及標準化分會的批復》文件。
CCPA副秘書長沈冰宣讀分會成立批復文件
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以混凝土結構為主的房屋建筑和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日益增大,混凝土產量迅速增加。近年來,雖然混凝土技術在不斷進步,但是“樓倒倒”、“樓歪歪”、“樓脆脆”等工程質量問題仍時有發生,人們的切身安全處于難以保障的境地。混凝土工程質量問題存在對技術的認識和把握水平問題,也存在市場監管的問題。同時,還存在設計、施工、供應商以及監理質檢單位等對標準規范的理解和執行問題。也有現行標準規范之間存在不合理、不科學、不協調的規定等問題。因此,成立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工程質量及標準化分會,將混凝土材料與工程建設緊密連接,把質量問題及其緊密相關的標準化工作作為協會整合各方力量,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抓手,發揮協會應有的社會影響力,具有突出的重大現實意義和必要性。
分會執行理事長冷發光
分會秘書長周永祥
混凝土工程質量及標準化分會的宗旨是: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的領導下,以標準和標準化工作為主要依托,以提升混凝土工程質量為落腳點,通過傳播先進的思想理念,推廣應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營造重視混凝土工程質量和標準化的社會氛圍,著力提升從業人員的操作技能,致力于提升我國混凝土工程質量和建設工程的品質。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在政府與企業之間起橋梁和紐帶作用。
頒發證書和聘書
成立大會選舉出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工程質量及標準化分會第一屆理事長、執行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執行秘書:
理事長:
徐永模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執行理事長:
冷發光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副理事長:
王 軍 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李新剛 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張興禮 重慶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
張護昌 陜西瑞德寶爾投資有限公司
陳愛芝 深圳市水泥及制品協會
郝挺宇 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胡 皓 廣東基業長青節能環保實業有限公司
侯維紅 武漢三源特種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梁錫武 深圳市安托山混凝土有限公司
謝永江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秘書長:
周永祥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副秘書長:
王 晶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王永海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韋慶東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鄭 兆 廣東基業長青節能環保實業有限公司
謝小元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執行秘書:
張大朋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王祖琦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賀 陽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廣東基業長青節能環保實業有限公司胡皓董事長
成立大會還同期召開了首屆全國混凝土工程質量論壇,邀請到行業多位專家就混凝土工程質量問題展開討論。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冷發光研究員分享解決混凝土工程質量及耐久性問題的根本出路;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周永祥研究員介紹功能型復合摻合料的研發與應用;舟山弘業預拌混凝土公司周岳年總工做現代混凝土早期裂縫產生機理與控制技術方法之十年研究成果報告;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吳德龍總工介紹高大結構混凝土性能設計與工程應用情況;北京惠誠基業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都清總經理介紹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和工程應用情況。
舟山弘業預拌混凝土公司周岳年總工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吳德龍總工
北京惠誠基業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都清總經理
分會副秘書長王晶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