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博特”杯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混凝土材料設計大賽圓滿閉幕
2018年7月22日上午,由教育部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全國高等學校建筑材料學科研究會、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主辦的“蘇博特”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混凝土材料設計大賽圓滿閉幕,閉幕式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二校區舉辦并進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
大賽閉幕式現場
大賽主辦方首先邀請到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宋少民、武漢大學教授梁文泉作學術報告。閉幕式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教育與人力資源委員會秘書長韓建國主持。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葛勇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葛勇教授對大賽技術總結。葛勇教授首先表示,此次大賽第一次設立了水泥基復合材料作品創意獎,并進行了水泥基復合材料創意作品展,意在改變學生對混凝土材料的傳統認識,混凝土不再是“灰頭土臉”。
葛勇教授介紹,本次大賽第一次采用機制砂配制混凝土,并且是大流動混凝土,對于本科學生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大賽的理論試題、配合比設計、實際操作的難度高于以往。但是仍有相當多的隊伍技術過硬,在理論、設計、實際操作方面取得了較喜人的成績。主要表現在針對機制砂給混凝土帶來的問題,所采取適宜的措施,如通過摻加引氣劑來提高混凝土拌和料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在許多配合比設計中得到體現。部分設計適當附加硅灰,也起到較好的效果。
葛勇教授也指出了部分參賽隊伍的不足之處,在原材料的品種與用量方面,各種參數的確定缺乏依據,或依據非常勉強,如水泥用量僅37%,礦物摻合料嚴重超量,砂率取值依據不嚴謹。對常用原料的用途、用量的掌握不夠,對規范的掌握也不夠等。
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宋少民
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宋少民總結大賽時指出,作為建材人和土木人,我們應共同肩負起神圣的責任和重擔是:做耐久的建筑結構!這個建筑結構耐久性不是50年,甚至不是100年,我們要打造耐久性幾百年的建筑,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不要再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建設上了,也讓我們的家園好好休養生息,讓我們的每條河流、每條山脈逐漸恢復原生態。這應該是我們這兩代建材人和土木人的莊嚴承諾。混凝土是一個看似簡單實際上很復雜的體系,變數太多,從學生角度講,學得好不一定混凝土能打好,因此才要舉辦大賽,集中一批優秀人才,現場實際操作,積累經驗,并能讓大家關注混凝土、走進混凝土、了解混凝土,這樣行業才會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才。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教育與人力資源委員會秘書長韓建國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教育與人力資源委員會秘書長韓建國對大賽的全程進行了綜述和總結,韓建國秘書長首先對所有為大賽努力付出的大賽主辦方哈工大的老師和學生、大賽裁判、大賽志愿者、帶隊老師、參賽學生、媒體記者一一表示感謝。隨后韓建國秘書長點評了一些參賽隊伍的不足之處,也表揚了很多參賽隊伍的出色之處。西昌學院的參賽隊伍在比賽中表現突出,大賽主辦方特別錄制了參賽學生的操作實況,在閉幕式現場進行了播放。
大賽裁判委員會主席梁文泉教授
大賽頒獎環節由大賽裁判委員會主席梁文泉教授主持,頒獎現場掌聲雷動,氣氛熱烈。哈爾濱工業大學2隊、北京科技大學1隊、山東建筑大學1隊、武漢理工大學2隊榮獲團體特等獎。哈爾濱工業大學王莎榮獲個人特等獎。
哈爾濱工業大學1隊、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深圳大學2隊、東南大學1隊、北京建筑大學2隊、蘭州理工大學1隊、同濟大學1隊、嘉興學院、北京科技大學2隊榮獲團體一等獎。
東南大學2隊、廈門大學2隊、長安大學1隊、湖南工學院2隊、大連民族大學1隊、同濟大學2隊、大連理工大學1隊、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學院、北京建筑大學1隊、石家莊鐵道大學1隊、西昌學院1隊、河南大學1隊、太原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1隊、陜西理工大學2隊、中南大學2隊、桂林理工大學2隊、西南科技大學1隊、沈陽建筑大學1隊、安徽建筑大學2隊、昆明理工大學2隊、江南大學1隊、華僑大學1隊榮獲團體二等獎。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2隊、大連理工大學2隊、廈門大學1隊、江南大學2隊、陜西理工大學1隊、燕山大學、西南科技大學2隊、陸軍工程大學2隊、華北水利水電大學1隊、重慶大學2隊、南京工業大學2隊、內蒙古科技大學1隊、河海大學2隊、哈爾濱學院、武漢大學2隊、鹽城工學院1隊、重慶大學1隊、南陽理工學院1隊、北京交通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城市學院2隊、江西科技學院、昆明理工大學城市學院1隊、青島理工大學1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1隊、武漢大學1隊、淮陰工學院、中國農業大學2隊、貴州師范大學、安徽建筑大學1隊、福建農林大學、沈陽建筑大學2隊、西南交通大學2隊、沈陽城市建設學院2隊、西昌學院2隊榮獲團體三等獎。
中國農業大學1隊、河南大學2隊、河南理工大學2隊、西南交通大學1隊、長安大學2隊、常州工學院2隊、大連民族大學2隊、黑龍江科技大學、蘭州交通大學2隊、常州工學院1隊榮獲綠色創意獎。
湖南工學院1隊、河海大學1隊、深圳大學1隊、華北理工大學、河南工業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隊、昆明理工大學1隊、石家莊鐵道大學2隊、福建江夏學院1隊、福建江夏學院2隊、西安科技大學1隊、山東理工大學、河北水利電力學院、內蒙古科技大學2隊、昆明學院1隊、沈陽城市建設學院1隊、西安思源學院、北華航天工業學院2隊、昆明學院2隊榮獲實踐技能獎。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西北民族大學、青島理工大學(臨沂)、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齊齊哈爾大學、蘇州科技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揚州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欽州學院、北方工業大學、大連大學、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榮獲優秀組織獎。
卞立波、蔡樹元、蔡新華、曾力、曾路、曾曉輝、崔圣愛、戴民、鄧宏衛、董淑慧、杜紅偉、范程程、付騰飛、耿飛、韓方暉、韓林、郝潤霞、黃寶峰、闞晉、李方賢、李飛、李洪超、李輝、李繼野、李維維、林友軍、劉偉、劉紅飛、劉娟紅、馬倩敏、馬新偉、孟宏睿、南雪麗、牛旭婧、潘文浩、佘安明、沈衛國、宋宏偉、孫國文、孫秀麗、陶成云、田青、王愛國、王鵬剛、王瑞興、王修田、魏桂芳、謝曉麗、熊蓉蓉、徐麗娜、徐秋實、薛昕、閻蕊珍、楊文萃、游潘麗、余林文、張嬋娟、張聰、張高展、張瑞、張旭芳、張淵、朱洪波、朱乃姝、朱曉燕、朱效榮、莊錦亮榮獲優秀指導教師。
哈爾濱工業大學楊文萃、 蔡小平、董淑慧榮獲個人特別貢獻獎。哈爾濱工業大學榮獲特別貢獻獎。
本次大賽共收到22所學校的28件水泥基材料創意作品。經投票評選出14個優秀水泥基復合材料作品優秀創意獎,分別是:4號作品、5號作品、6號作品、7號作品、10號作品、11號作品、12號作品、13號作品、16號作品、17號作品、19號作品、22號作品、25號作品、26號作品。作品來自西安思源學院、武漢理工大學、沈陽建筑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沈陽城市建設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東南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陸軍工程大學。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