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大勢 謀大局 砥礪奮進——2018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隆重召開
12月1日,2018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在湖南長沙隆重召開,大會以“識大勢、謀大局、砥礪奮進”為主題,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展示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的成長壯大,來自國內外業內及行業相關人士相聚岳麓山下、橘子洲頭,同識大勢、共謀大局。
大會現場
大會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湘生、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黃寶林、國家發改委絲路國際產能合作促進中心戰略研究部主任關鵬、國資委建材機關服務局局長張輝、中國硅酸鹽學會副秘書長譚撫、湖南省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執行會長易漢文、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原材料工業處處長陳軍、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何剛強、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學紅等相關政府部門及企業領導參會。出席此次大會的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相關領導有會長吳文貴、執行會長徐永模,副會長姚燕、紀友紅、孫建成、田玉波、邱風雷、汪國華、李維、梅向福、丁躍華、楊寒冰、邵俊、姚元君、崔琪、韓先福、徐洛屹等。大會還邀請了張樹凱、廉慧珍、曹生龍、覃維祖等一直關心行業和協會發展的行業老領導、老專家,出席會議的還有北京、廣東、湖南、浙江、山東、江蘇、湖北、安徽、陜西、深圳、武漢、成都等部分省市兄弟協會的會長或秘書長,共計1100人出席了當天的行業大會主會場。
大會開幕式、行業表彰和榮譽授予環節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秘書長曾慶東主持。
“與偉大時代同行”宣傳片讓與會代表自豪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四十年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產業由小到大,由弱漸強,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與偉大時代同行,獲得了空前的進步。大會首先播放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秘書處為大會特別制作的“與偉大時代同行”宣傳片,致敬砥礪前行的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
吳文貴會長致辭
吳文貴會長首先代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對大會的承辦及協辦單位的大力支持致以誠摯的感謝,對各位會員代表、各位同仁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每年定期召開,為各位會員提供溝通信息、相互交流的平臺;在房地產行業承壓下行、行業同質化競爭持續加劇、環保壓力持續增大、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大背景下,將大家共聚一堂一起研究行業面臨的挑戰、共商應對的舉措。吳會長表示隨著國家重大戰略的深入實施、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的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也迎來很多新的機遇。我們要認真研究國家戰略和政策,努力把握機會,更好地促進行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發展質量的提升。吳會長表示在大家戮力同心、集思廣益的交流碰撞下,定能夠厘清我們面對的形勢任務,一定能夠明晰行業企業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一定能夠在引領行業應對挑戰、搶抓機遇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最后吳會長期待今天到會的各位會員代表、各位同仁能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群策群力,建言獻策,為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貢獻;同時也衷心地希望大家通過這次會議都能夠有所收獲、不虛此行。
曾慶東秘書長主持
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何剛強副總裁致辭
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何剛強副總裁為大會致辭,他表示,當前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處于“最壞”和“最好”相對并列平行的關系。“最壞”,企業惡性競爭,原材料價格猛漲,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嚴重影響行業生存與發展;“最好”,環保倒逼行業轉型升級,行業自律合作逐漸成為主流。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滿懷信心,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推動全行業形成共識迫不及待;讓混凝土產業回歸理性發展,改善其產業的生存與發展環境,提高行業自身的尊嚴與價值勢在必行;“調結構、促轉型”重塑行業新生態是我們永恒的課題。最后何剛強介紹了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簡單情況,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黃寶林致辭
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黃寶林為大會作了致辭,他首先對此次大會在湖南長沙召開表示熱烈歡迎,對各級領導、行業專家、技術工作者對湖南省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黃廳長介紹了湖南省工業及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的現狀,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改革去杠桿的影響,湖南省投資增長明顯放緩,但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仍保持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已經成為湖南省工業的一個重要支撐。黃廳長表示借助此次大會的召開希望大家能積極參與討論,為政府相關部門進一步研究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發展政策獻計獻策,政府部門也將對行業發展進行全面評估,加強指導與引導;同時協會也要繼續做好橋梁與紐帶,規范行業企業發展行為,大企業集團要發揮領頭作用起到社會示范效應。
吳文貴會長、邱風雷副會長為預拌混凝土十強企業授牌
徐永模執行會長、田玉波副會長為預制混凝土樁十強企業授牌
姚燕副會長、汪國華副會長為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十強企業授牌
大會期間進行了行業表彰及榮譽授予。在全行業穩步發展的同時,各大型企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創新驅動發展還是行業結構調整,作為行業發展的領頭羊和頂梁柱的大型企業,用他們的示范作用,引領著行業在不斷發展進步。協會秘書處單獨或會同預拌混凝土分會、預制混凝土樁分會,在對預拌混凝土、預制混凝土樁、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行業大型企業進行調研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以生產產量作為主要基礎數據,對外發布了2017年度各產業產量十強企業名單。
徐永模執行會長、崔琪副會長為技術革新獎一等獎項目單位頒發證書
吳文貴會長為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頒發2018年度技術革新獎冠名紀念
自2011年開始的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技術革新獎是面向行業企業的公益性活動,技術革新獎的開展有力推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2018年度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技術革新獎共收到申報項目82項,超過以往各屆。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獲獎項目共計52項,其中技術開發類40項;技術改造類9項;技藝工法類3項。
徐永模執行會長、徐洛屹副會長為科技創新平臺企業授牌
為了加快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決定在高等院校、科研設計院所和企業中建設行業重點實驗室、行業工程技術中心和企業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經過申請、初審和終審,按照《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科技創新平臺工作條例》,大會授予四家企業科技創新平臺稱號。
吳文貴會長、姚燕副會長為信用評價A級以上企業授牌
協會自2011年開始開展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信用建設工作,推動了行業誠信建設和行業自律。2018年共有10家企業獲得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信用評價A級以上信用評級。
吳文貴、徐永模會長為第四屆裝飾混凝土大賽金獎獲得企業頒獎
協會副秘書長兼裝飾混凝土分會秘書長商雁青主持裝飾混凝土大賽頒獎
越來越多的建筑大師讓美侖美煥的混凝土進入人們的視野,賦有文化和藝術內涵的裝飾混凝土改變了人們對混凝土傳統印象,為了更好的推動裝飾混凝土的應用和創新,協會已連續主辦四屆中國裝飾混凝土大賽。協會副秘書長兼裝飾混凝土分會秘書長商雁青主持了第四屆中國裝飾混凝土大賽頒獎活動。
田玉波、邱風雷副會長為2018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優秀科技工作者杰頒發證書
為了表彰我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廣大科技人員為行業創新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協會自2015年起設立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年度杰出工程師和優秀科技工作者獎。經各位理事和各分支機構推薦提名、初審和終審,決定授予李晨光、詹耀裕、高忠英、馬海平、張憲偉、史星祥為2018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徐永模執行會長、2016年度杰出工程師獲得者蔣勤儉為吳杰頒發獎杯和證書
經各位理事和各分支機構推薦提名、初審和終審,決定授予吳杰同志為2018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杰出工程師。
評審委員會為吳杰撰寫的頒獎詞是:
上海,這個名冠世界、繁星閃耀的中國創新之都,有這樣一位工程師,在長達35年的堅守和奮斗中,從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成長為公司的專家領導,在混凝土材料制品與工程技術的創新中,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政工程金獎等獎項,他就是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的吳杰總工程師。
吳杰工程師帶領團隊完成的重大工程包括舉世矚目的上海迪士尼、上海磁懸浮及上海軌道交通、上海虹橋樞紐、上海世博園中國主題館等項目中的裝配式混凝土工程,充分展示了中國工程師的才智與創造。在建筑工業化發展中,他帶領團隊采用混凝土預制與預拌混凝土現澆技術相結合,開發的集結構、保溫和裝飾一體化的PCTF構件體系在上海房屋建筑工程中成功應用。在發展預制混凝土生產技術中,他帶領團隊在引進國外預制混凝土生產線關鍵裝備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建成了基于固定臺模的平面矩陣式、可雙向擴展布局及功能裝備可移動的新型預制混凝土生產線,具有低投資、占地少、自動化、智能化等突出優勢和特色,顯著提升了中國預制混凝土制造技術水平并得到來訪的日本等國專家的贊譽。他主持建設的上海建工集團建筑構件產業化基地接待了上千人次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習和參觀者,為推動預制混凝土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吳文貴會長頒發2018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杰出企業家獎杯和證書(代領)
為了表彰我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企業家所做出的杰出貢獻,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自2015年開始設立“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年度杰出企業家”獎。按照管理辦法和推選程序,通過各位理事和各分支機構的推薦,經提名、初審和終審,決定授予建華建材(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王剛同志為2018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杰出企業家稱號。
評審委員會為王剛同志撰寫的頒獎詞是:
建華建材,一個代表中國混凝土構件制品行業的亮麗品牌,同時也及其少見地在工程建設行業享有盛譽。
1993年建華建材在廣東中山以混凝土管樁創業,25年堅守創業者“走正道、負責任、心中有別人”的文化理念,不忘初心,不懼風險,堅守實業,砥礪奮斗,2010年預制樁年銷量超過1億米,已連續21年成為中國預制混凝土樁產業產銷量冠軍的龍頭企業。目前建華建材在全國20個省市建立了44家生產基地,年銷售額超過350億,并在行業內率先“走出去”,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
傳統建材不傳統,創新發展總出奇。面對全球新技術革命和產業結構大調整,建華建材實施創新發展、“二次創業”戰略,從單一的管樁生產者向混凝土制品與技術綜合服務商發展。為集聚創新要素,建華建材實施平臺創新戰略,打造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企業院士工作站、以及多個行業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難能可貴的是,2013年經國家獎勵辦批準,建華建材在行業內率先設立面向行業創新發展的“建華工程獎”,享譽混凝土制品與工程建設領域,不僅促進了企業自身的創新發展,也為推動混凝土材料與工程技術創新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王剛同志2010年擔任集團領導者以來,與管理團隊一起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其領導的建華建材(中國)有限公司為我國混凝土制品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優秀的典型示范。
中國硅酸鹽學會與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共同發起和聯合主辦“中國混凝土大講堂”
為促進混凝土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的創新發展,中國硅酸鹽學會與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決定共同發起和聯合主辦“中國混凝土大講堂”。活動的開展以公益性、專業性和權威性為宗旨,著力打造中國乃至世界混凝土領域最高水平、最有影響力的科學技術報告會。活動每年上下半年各舉行一次。上半年的活動側重學術,突出材料科學研究成果的交流與發布;下半年的活動側重材料制造與工程應用技術,促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活動免費向大學混凝土研究領域的研究生開放,促進學術與技術創新和青年人才培養。中國混凝土大講堂將于2019年5月在武漢理工大學正式開始。
徐永模執行會長主持大會報告環節
行業表彰及榮譽授予結束后,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執行會長徐永模主持接下來的報告環節。會議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作宏觀經濟方面的專題報告,吳文貴會長為陳道富所長頒發了大會特邀講座證書。陳道富副所長的報告題目為《經濟轉型中的宏觀調控、政策協調和穩定預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作專題報告
陳所長首先從全球經濟、政治現狀入手,進行了世界及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全球貧富差距嚴重,反全球化抬頭、傳統精英管理面臨困局,更加重視非經濟因素。經濟變遷、制度變遷、技術變遷令生產資本、社會制度框架、技術-經濟范式發生了深刻變革。中國實體經濟是在缺乏產能擴張下的新舊動能轉換,制造業調整已較充分,但周期向下,宏觀、微觀和預期出現明顯偏離,具體表現為:中小企業退出的較為充分,市場集中度在提高,盈利性有所改善;互聯網經濟的負面沖擊已較充分釋放;消費占GDP的比重已較大。
中國宏觀經濟前三季度有部分宏觀數據出現較大偏離: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的貢獻達到78%,但累計值和同比值出現較大偏離;企業效益的累計值和同比值偏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下行與設備投資的高增長背離。行為變異,宏觀調控效力下降:企業利潤對制造業投資的拉動時滯變長、彈性較低,企業擴大投資變得更加謹慎;財政支出乘數下降;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不暢通,融資難融資貴。各種行為變異導致宏觀調控預期與現實出現較大落差。
最后,陳所長提出了在轉型、行為變異下政策設計、宏觀調控和穩定預期管理的方向與手段。他指出重大的結構調整方向、路徑和政策實際是關鍵,宏觀調控是在特定結構下、基于微觀活力的環境創造;常規管理、危機應對和轉型過度制度和政策設計要重視資本約束和政府信用,考慮道德風險和系統承受風險能力,通過市場分割、市場管制和行政手段尋找市場與非市場間的平衡;尋找信任載體進行預期管理,預期背后是信任,是理所當然,路在腳下,通過社保、稅收、資金等具體的政策和改革引導預期。
徐永模執行會長作了《創新維艱砥礪前行》的大會主題報告。徐會長的報告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認清大勢、謀劃大局;第二部分為創新維艱、砥礪奮斗。
第一部分徐會長首先從行業發展基本面及發展趨勢展開,提出要謀劃大局需要認清大勢。近10年來,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很快,體現在企業數量、規模、主營業務收入等方面的巨大變化,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行業形象大為改觀。資本市場上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上市企業數量也不斷增加,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形象和動力。在產業規模大幅增長的同時,仍存在較多不足,例如中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業發展不足,企業創新能力不強。從市場需求來看,當前行業發展有諸多國家戰略支撐,國內城鎮化發展市場空間巨大;地域差異、城鄉差異導致的需求差異為各類技術和產品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市場戰略縱深;消費需求不斷提升為城鎮改造升級、環境美化提供持續性需求;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行業開拓了國際化發展空間。行業企業發展目前呈現以下特點和趨勢:產業鏈縱向整合發展、產業相關多元化發展、由單一材料制造商向產業集成服務商發展、“走出去”國際化發展。
徐會長介紹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市場需求、產業政策、環保法規、科技創新、商業競爭模式都發生了深刻變革。國家目前的大政方針例如中央環保督察、藍天保衛戰、“兩山論斷”、供給側結構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綠色建筑、固體廢物處置與綜合利用等等都是根據經濟發展、市場需求的變化逐步制定出臺的,同時這些政策又在推動產業發展方向的轉變。例如供給側結構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綠色建筑內涵不斷演變,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細化和增加。
市場中風險不可避免,不確定性始終存在,但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表明,改革創新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國家一系列深化改革開放和穩定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不斷出臺,可以預期,“十三五”末至“十四五”中期行業穩定發展的需求得到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行業結構調整和創新發展提供的歷史機遇期不容錯過。
基于對行業基本面的分析,以及行業、企業創新發展的觀察和思考,徐會長認為混凝土與水泥行業今后的路可以用概括為“創新維艱、砥礪奮進”。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活躍時期,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大量涌現。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業、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節能技術、綠色、只能、環保等等正在加速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徐會長表示跟上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是使命和責任。徐會長介紹了行業內典型大企業在持續創新方面的經驗及閃光點,這些企業正是依靠持續創新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
行業目前正在發生著基于新產品的競爭、基于企業規模優勢的競爭、基于產品成本的競爭、基于產品多樣性的競爭、基于產業價值鏈的競爭、基于個性化定制的競爭,企業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需準確定位、發揮自身優勢。
徐會長介紹了將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的技術創新和一旦突破將顛覆行業現狀的技術,其中將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的技術創新包括:大數據、云計算、信息化、智能化、新材料、超高性能材料、增材制造、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一旦突破將顛覆行業現狀的技術在2017年行業大會上提出的裝飾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強度與水化熱可調硅酸鹽水泥、混凝土與外加劑大數據平臺、規模化低成本高強輕骨料、混凝土表面改性與修補材料六個方面的基礎上,又補充提出了裝配式建造技術與預制構件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智能自防護混凝土三個方面。
最后,徐會長提出了將來的企業競爭模式:新材料、新技術競爭,基于平臺和平臺資源的競爭,基于國際化的競爭,基于產業資源優勢的競爭,持續創新能力的競爭,基于知識產權的競爭。
下午,行業大會進入分論壇環節,多個專業專題會議同時召開讓與會嘉賓難以抉擇,每個會場幾乎都座無虛席,干貨滿滿的會議為混凝土與水泥制品企業代表奉上了一場“饕餮盛宴”。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第二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召開2018-12-06
- 首屆地下空間開發材料與工程技術國際論壇召開2018-12-06
- 首屆全國輕骨料及輕骨料混凝土創新發展論壇召開2018-12-06
- 《填筑用泡沫混凝土》、《公路工程用泡沫混凝土》標準工作會召開2018-12-06
- CCPA混凝土材料與工程檢測分會一屆三次理事會召開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