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權威部門詳解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 安蓓)《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11日公布。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司長吳曉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規劃進一步突出重要生態系統和重大工程兩個“重”,不追求全域覆蓋,也不搞面面俱到,將重大工程的著力點集中到構筑和優化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上來。
這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層面出臺的第一個生態保護和修復領域綜合性規劃。“規劃是改革舉措,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規劃。”吳曉說。
吳曉說,規劃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基本理念,制定綜合性的保護和修復措施,著力解決自然生態系統各要素間割裂保護、單項修復的問題,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整體改善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全面增強。
規劃以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為基礎,突出對國家重大戰略的生態支撐,提出了以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含黃土高原生態屏障)、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三區四帶”為核心的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布局。并根據各區域的自然生態狀況、主要生態問題,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態要素,部署了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等9大工程。
“將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的著眼點、關注點從主要追求自然生態空間的擴張、自然資源總量的增長,逐步轉移到量質并重、以質為先上來,通過高質量建設重大工程,促進自然生態系統從量變到質變。”吳曉說。
規劃布局了9個重大工程、47項重點任務,如何解決投入機制,備受關注。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說,我國在生態保護修復方面歷史“欠賬”較多,修復任務很重。而且生態保護修復公益性很強,盈利能力較低,項目風險較大,加之缺少一些必要的激勵機制,目前社會資本投入生態保護修復的意愿不強,仍然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
“在政府投入的同時,要通過釋放政策紅利,為社會資本、社會力量投入生態保護增加動力、激發活力、挖掘潛力,逐步打通綠水青山轉為金山銀山的通道。”他說。
周遠波說,一要按照誰修復誰受益的原則,通過賦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等產權安排,制定激勵政策,鼓勵社會投資主體從事生態保護修復。二要健全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盤活各類自然生態資源。三要爭取將生態保護和修復納入金融系統重點支持領域。四要結合有關重大工程的實施,積極推動生態旅游、林下經濟、生態養老、生物能源等各種特色產業發展。五要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湖等休養生息制度,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一圖讀懂丨2022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2022-01-10
-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2021-06-05
- 一圖讀懂《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2021-06-05
- 一圖讀懂《“十四五”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實施方案》2022-04-19
- 砂石項目注意!生態環境部發文嚴管砂石等行業環評和無組織排放2022-04-25
- 生態環境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