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中建集團“東禾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軟件2.0版”正式發布
3月25日上午,東南大學-中建集團“東禾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軟件2.0版”正式對外發布。此次發布會由東南大學和中建集團主辦,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指導,中建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單廣袖,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倪江波、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劉大威、東南大學副校長吳剛共同啟動發布,東南大學副校長孫立濤,中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連峰分別代表雙方致辭。本次發布會通過直播方式進行,來自建筑設計院、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工程咨詢單位、碳核查機構等單位的專家線上參與發布會。
“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重大戰略,但是,目前尚缺乏明確的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報告內容要求及相應的編制導則,相應的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軟件仍處于起步階段,專用工具少、使用門檻高、覆蓋周期短、分析功能弱、數據溯源難等成為了行業普遍面臨的痛點和難點。對此,東南大學依托智慧建造與運維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整合校內土木工程、建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多個優勢學科,以其新型研發機構江蘇東印智慧工程技術研究院為軟件研發載體,于2021年8月推出了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輕量化的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軟件,即“東禾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軟件1.0版”,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和廣泛應用,并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認證。同年12月,東南大學與中建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低碳等領域的全面產學研合作,同時與其下屬子企業中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共建“東南大學-中建生態環境低碳建造先進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共同推動東禾建筑碳排放系列軟件的研發,經過長期聯合開發、測試后,重磅推出東南大學-中建集團“東禾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軟件2.0版”。
此次發布的2.0版除了將碳排放因子庫的容量提升一個數量級外,還對軟件架構和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功能進行了重大升級。一是引入區塊鏈技術,保證碳排放計算分析的真實可靠與不可篡改,并通過區塊鏈技術特有的智能合約、精準溯源等功能創新碳排放計算分析的業務流程;二是采用準穩態模擬思路計算建筑運行能耗和相應的碳排放,提升計算結果的精細度;三是引入Web-BIM技術,在網頁端進行可視化的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構建BIM模型解析一步到位、結果可循可視的碳排放計算分析新模式;四是可自動生成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報告,明晰展示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階段活動數據及碳排放量,數據客觀完整,分析功能強,圖表展示直觀;五是推出《民用建筑碳排放計算導則》,精準支撐《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和《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提供可適應建筑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碳排放預測、估算、精算和核算等功能,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差異化碳排放計算分析需求。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東南大學-中建集團“東禾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軟件2.0版”的正式在“東大建造云”平臺和中國建筑集團相關云平臺上上線,相信該軟件將為建筑業全產業鏈從業人員提供便捷、精準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計算和分析工具,為我國建筑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科技支撐創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奇跡2020-11-25
- 中建集團“為開羅民眾創造更有品質的生活”2021-09-08
- 中建集團與北京經開區展開全面合作,打造未來智慧場景新城2021-09-08
- 奏響生態全運“協奏曲”!中建集團在灞河綠道書寫高質量發展綠色答卷2021-09-15
- 周乃翔赴中建科技調研裝配式建筑業務2021-09-18
- 中建集團助力成都高質量籌辦大運會2021-10-13